除病魔、救病患,勇攀手术高峰 ——我院完成首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来源:沈思嘉 发布时间:2021-07-30 15:12:53 浏览次数:3696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由于手术范围涉及广、难度大、易出现并发症等,使医生和患者都心生畏惧、望而却步。难点在于解剖关系复杂,紧邻腹腔各大主要血管,手术操作步骤繁多,涉及胆管切除、胆囊切除、胃窦切除、胰腺切除、十二指肠近端空肠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清扫,同时需要进行胰肠吻合、胆肠吻合、胃肠吻合,这就对术者临床经验及手术操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是普外科手术中的“珠峰”

  该例患者,因皮肤巩膜黄染伴小便颜色加深来到苏州市独墅湖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入院后经过磁共振检查发现胰头部有一个肿块压迫胆总管导致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汁无法排入肠道形成黄疸。随后,患者转入普外科病房,在普外科李德春主任带领下,科室一致考虑该病例为胰头癌,且肿瘤可切除,拟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于是,卢杏生主任医师勇挑重担,根据患者发病过程及影像学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手术规划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经过详尽的术前评估,在相关科室的鼎力协助下,手术很快顺利开展。手术历经4个小时,完整移除了胰十二指肠及周围淋巴脂肪组织,术中出血仅50毫升。在普外科护理团队精心呵护下,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患者术后第3天就能下床活动并进食流质,未出现胰漏、胆漏等并发症,目前恢复良好。

  最后,卢杏生主任医师提醒大家,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肿瘤领域素有“癌症之王”的称号。胰腺癌确诊后的五年生存率不到10%,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胰腺癌临床症状隐匿且不典型,是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约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若感觉上腹部不适、不明原因出现皮肤、小便发黄时,请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专家介绍:

  卢杏生: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擅长:擅长肝脏、胆道、胰腺等消化道良恶性肿瘤诊治及肝内外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胆管狭窄、脾脏疾病的诊治。

  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2012年参加江苏援藏医疗队工作一年,曾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脏、胰腺高级进修班及德国德累斯顿市立医院研修深造。可独立开展左/右半肝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胰体尾切除(保脾、不保脾)、肝门部胆管癌、胆囊癌、胃肠道肿瘤根治等四级手术,对其他普外科常见疾病如胆囊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胆管狭窄、胆管囊肿、腹壁疝、甲状腺疾病等均有丰富临床经验。 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最高影响因子6分)。主持1项市级课题研究,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任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肝胆专业委员会江苏分会委员。江苏省医疗损害鉴定专家库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