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医学合作向前迈进:新加坡国立大学心脏中心Chi-Hang Lee(李志恒)教授莅临我院指导
来源:杨易辰 发布时间:2024-11-29 08:21:00 浏览次数:1225
   11月16日,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心脏中心的知名专家Chi-Hang Lee(李志恒)教授莅临我院,进行了一场为期三天的临床技术指导与学术交流活动。Lee教授此行推动我院在中新国际诊疗合作上迈出坚实一步。

这三天,Lee教授与心内科学科带头人周亚峰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与协作,其中包括手术指导、教学查房以及学术交流。Lee教授与团队成员携手,成功完成了两例复杂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手术过程中,Lee教授以其清晰的手术思路、高超的操作技巧以及对细节的精准把控,赢得了在场医师的由衷钦佩。Lee教授这次“实战演示”让我院心内科医生们受益匪浅,不仅观摩了手术过程,更深化了对复杂病例处理的理解。

在教学查房过程中,Lee教授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精神。不仅关注病情的细节,更注重患者的生活背景和心理状态。在听完每一例患者的病史后,Lee教授都会细致入微地点评,从病史询问的技巧、体格检查的准确性,到初步诊断的逻辑推理、辅助检查的合理选择、鉴别诊断的严谨性,再到确诊后的治疗方案制定,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强调,医学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情感的传递和生命的关怀,面对患者,我们不仅要治疗疾病,更要理解他们作为个体和家庭成员的角色,给予最贴心的照护。

在学术交流会上,Lee教授与周亚峰教授团队就心血管疾病的最新研究成果、临床案例及未来趋势进行了交流探讨。双方不仅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还就如何优化诊疗流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实际问题交换了意见。Lee教授还分享了其团队在医工结合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一项关于下颌前移器(MAD)在降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方面的研究(CRESCENT研究)。该研究结果显示,MAD在降低患者平均血压方面不逊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且在改善睡眠时血压控制方面更有优势,有望成为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新型一线治疗手段,该成果已在国际权威期刊JACC上发表,引起了广泛关注。Lee教授生动的讲解和前瞻性的思维充分激发了与会医护人员的兴趣,现场学术氛围浓厚。Lee教授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学术见解,为我院心血管团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向。

周亚峰副院长在交流会总结发言中指出,Lee教授的此次到访,是中新医学在国际诊疗合作中结成的又一硕果。未来,我院将继续深化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等国际知名医疗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这一国际诊疗平台,加强医疗技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为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造福广大患者作出更大贡献,进一步推动我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