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口腔科

  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口腔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口腔科室。目前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2人,高级职称6人,博士11人,硕士1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人,拥有省市各类称号人才4人。目前口腔科是江苏省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病学及合学委员会主委单位,苏州市口腔正畸专委会主委单位,北京大学国家口腔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员单位。
  口腔科坚持走差异化发展模式,坚持以特色技术为引领,在国内率先开展下颌精确定位矫治技术、广泛开展牙颌缺损的数字化治疗、复杂牙周病序列治疗、牙体缺损缺失数字化修复、牙体牙髓微创治疗等。
  口腔科团队是一支经验丰富、锐意进取的队伍,始终秉承医院“创新型、国际化、高水平”的发展目标,奋力把口腔科建设成为立足园区,面向苏州,国际接轨,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群众满意的区域内前列口腔医疗中心,加快实现口腔科高质量发展。
  一、科室设备
  I期科室拥有口腔治疗椅位9台(其中多功能Planmeca综合治疗椅位3台)、设有口腔种植门诊手术室1间、VIP独立诊疗室3间。拥有国际先进的数字化锥线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机(Cone-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BCT)、数字化曲面体层X线机、数字化牙科X线机、数字化口扫系统、口腔修复体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CAD/CAM)系统、zebris电子面弓、牙科显微镜、口腔激光、超声骨刀、高频电刀、根管长度测量仪、根管马达、热牙胶充填仪等。
  1、zebris电子面弓 

  2、iTero口扫
  3、水激光
  4、超声骨刀
  5、咬合压力测试仪器
  6、牙科显微镜
  二、门诊诊疗项目
  儿童及成人牙齿不齐等各种牙颌畸形的正畸治疗;颞下颌关节疾患的正畸治疗;牙周病的正畸治疗;美学评价为基础的正畸诊断设计及治疗;乳牙期、替牙期、恒牙期错合畸形的矫治;唇腭裂畸形的正畸治疗;埋伏牙牵引;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正畸治疗;
  牙周疾病的序列治疗;牙周显微外科手术;引导组织再生术;伴牙周炎患者种植手术;位点保存手术;牙周加速成骨正畸;3D打印导板牙冠延长术;膜龈手术;修复治疗和正畸治疗相关的牙周疾病治疗。
  牙体缺损修复;瓷贴面、嵌体、金属全冠、烤瓷熔附金属全冠、全瓷冠;牙列缺损修复:牙列缺损的种植修复设计与治疗、种植区骨量不足与软组织量不足的诊治、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设计与治疗、即刻种植与即刻修复治疗、全口牙列缺失的种植固定修复与覆盖义齿的活动修复治疗,种植义齿、固定义齿、可摘局部义齿、附着体义齿、覆盖义齿;牙列缺失修复:全口义齿、改良牙合型全口义齿。CAD/CAM椅旁数字化修复;牙列缺失的数字化修复。
  牙体牙髓病及根尖病的诊断与治疗(比如根管治疗);牙齿大面积缺损的微创治疗;龋病的防治;牙本质过敏症、牙齿磨损、楔状缺损、牙齿形态异常等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疾病的治疗。
  各类复杂阻生牙埋伏牙多生牙微创化/舒适化拔除;义齿修复前的整复术,口腔内小肿物切除术;感染性疾病外科治疗,包括牙源性感染、颌骨骨髓炎、颌面部间隙感染、唾液腺感染、淋巴结炎、疖、痈、智齿冠周炎等感染的救治;口腔颌面头颈良恶性肿瘤及颌骨创伤骨折诊疗及其他颌面部软硬组织创伤常规治疗,并运用微创外科技术、3D打印技术、导航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等目前国际先进技术处理口腔颌面颈部复杂外伤和肿瘤;唾液腺疾病、颌骨囊肿及颌面先天发育性疾病的手术治疗;面部神经疾病及脉管畸形(如血管瘤)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口腔、颌面、头颈部各类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及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联合多学科MDT;颞下颌关节疾病以及各类口腔颌面部疑难病例的保守及手术治疗;颌骨巨大囊性病变治疗、口腔颌面颈部良、恶性肿瘤诊治与肿瘤术后缺损的功能性修复重建等。

  三、科室成员


  1、张卫兵
  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苏州大学医学中心)口腔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究生导师,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姑苏卫生A类特聘人才。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颞下颌关节病学及合学专委会主任委员,第三届江苏省口腔正畸专委会主任委员,苏州市口腔正畸专委会主任委员,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儿童早期矫治规范化项目”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从事口腔正畸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多年,擅长各种类型牙颌畸形的诊治,包括突面型的矫治、颞下颌关节病的正畸治疗、颜面不对称的正畸治疗和隐形矫治等,尤其儿童牙颌畸形的生长引导和咬合诱导。作为专家委员会成员制订有关儿童早期矫治等中国专家共识。担任国家精品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口腔正畸学》主讲教师,已培养研究生20余名,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主持承担国家和省级课题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3项,获江苏省卫生新技术引进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技奖等各类奖9项。主编(译)著作5部,副主编(译)著作3部,参编著作5部。国家卫计委规培教材《口腔正畸学分册》编委,《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和《口腔医学》期刊编委, Bone、elife、Oral Diseases、Korean J Orthod和 J Dental Research等10余本国际期刊审稿人。
  2、仲伟洁
  主任医师,博士,江苏省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世界口腔正畸医师联盟会员。擅长牙齿错颌畸形矫形治、隐形矫治。从事临床、教学、研究工作二十余年。曾工作于复旦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并聘任副主任医师,主持完成上海市课题一项,作为主研人员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赴韩国口腔正畸协会、美国tuffs大学牙学院研修。多次担任上海和江苏地区的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官。编写(译)著作五部,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多篇,SCI收录五篇,多次参加国内外口腔会议进行学术交流。


  3、刘桂才
  主任医师,副教授,口腔临床医学博士。擅长口腔颌面颈部创伤、口腔颌面颈部良恶性肿瘤、微创舒适化拔牙及牙槽外科技术、各类口腔颌面部先天性及后天性畸形矫治、口腔颌面部炎症、数字化种植、颞下颌关节疾病以及各类口腔颌面部疑难病例的诊治等。

西安空军军医大学(原第四军医大学)博士,曾在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工作近20年,姑苏卫生B类特聘人才,南通大学兼职副教授。现为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整形与颅颌面生物材料及应用专委会常委、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及牙槽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牙颌颜面医疗美容分会理事、江苏省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常委、江苏省口腔医学会牙及牙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整形美容协会口腔颌面整形专业分会常委、江苏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委会委员等。2010年赴德国慕尼黑大学口腔颌面外科进行颌面创伤专业培训;2011年11月至2013年4月赴美国波特兰头颈外科协会、Legacy Emanuel医院、波特兰Providence医院做高级访问学者,专职研究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和达芬奇机器人在头颈外科的应用,掌握并熟练运用微创外科技术、3D打印技术、导航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等目前国际先进技术处理口腔颌面颈部复杂外伤和肿瘤,擅长口腔颌面颈部良、恶性肿瘤诊治与肿瘤术后缺损的功能性修复重建;在颌骨巨大囊性病变保守治疗方面具有独到见解与治疗方法,开创了国内外特有的独特的治疗方法。在国内外源期刊上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著30余篇,其中SCI论文6篇,参编张志愿院士主编《口腔颌面部创伤》,承担或参与省部级课题6项,获军队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获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

  4、钱蕴珠
  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口腔医学博士、江苏省美容牙科主诊医师。中华口腔医学会江苏省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口腔医学会第一届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苏州市口腔医学会第一届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东南大学校外硕导。姑苏卫生重点人才。苏州市卫生青年骨干人才。苏州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之一。苏州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专家。

在三甲医院从事口腔全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0多年,擅长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主要从事口腔种植、美学修复和咬合重建等,有18年口腔颌面部肿瘤诊治临床经验。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校区(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UIC)口腔医学院访学,院长Clark Stanford亲自授予研究助理第一名。2021年7-9月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进修。擅长数字化导航精准种植、微创种植、美学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复杂骨增量手术、上颌窦提升术,数字化辅助种植咬合重建、种植骨缺损区软硬组织的再生与重建等。现任苏州大学副教授,承担口腔专业5年制和临床医学《口腔修复学》、《口腔科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组织胚胎学》等理论授课和实习带教,曾任口腔科学教研室副主任、口腔全科规培基地秘书,并荣获2021年度“住培优秀专业基地管理工作者”和“优秀教研室主任”称号。指导研究生8名,已毕业4人,其中3人荣获优秀硕士研究生毕业生称号。指导研究生荣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三等奖(2021年),江苏省第一届大学生生物医学创新设计竞赛二等奖(2020年);2023-2024连续两年荣获苏州大学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奖指导教师,2023年荣获江苏省优秀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主要从事颌面部骨组织再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致力于研发可吸收仿生骨再生支架材料,治疗口腔各类疾病所致的骨缺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省市级等课题13项。在国内外期刊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4篇,其中SCI 12篇(一区3篇)。骨再生仿生支架材料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2020年、2022年荣获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5、姜涵
  副主任医师,讲师,口腔医学硕士(牙周病学)。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八届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江苏省口腔医学会第四届牙周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二届江苏省医疗损害鉴定专家库组专家成员,苏州市医学会第六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组专家成员。

苏州市及苏州工业园区口腔健康教育指导专家。苏州市卫生青年骨干人才,苏州高新区青年拔尖人才。2010年至2011年由省教育厅科技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公派赴美国Loma Linda大学牙学院研修牙周诊疗技术及牙种植术,师从牙学院院长及终身教授YI MING.LI,进行口腔材料临床转化、牙周炎和全身系统性疾病的相关性等研究。2016年赴浙江医科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研修口腔种植技术。后师从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闫福华教授,进行牙周炎及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并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进行人才培养,对牙周重点专科开展所必备的各型复杂牙周手术技术进行系统研学。曾在三级甲等口腔医学院承担口腔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十年,常年从事牙周组织疾病临床工作及基础研究,常规开展国际精准诊断牙周炎的Folrida电子压力探诊技术,GBT理念的牙周序列治疗,尤其擅长微创牙周SRP技术,激光的牙周治疗,各型复杂牙周手术(美学牙冠延长术、GTR、GBR、位点保存术、膜龈手术等),种植义齿修复等。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及科技统计源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副主编参编《超声牙周治疗》等专著4部,参与译著《牙周手术基本技术》。主持地市级科研项目5项,参与国家及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省级科技成果奖1项。多次获讲课比赛一、二等奖,先进工作者及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6、唐子春
  副主任医师,口腔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博士,博士后在站,姑苏卫生人才C类特聘人才,苏州大学口腔临床医学硕士生导师,南通大学兼职副教授,江苏省口腔急诊专委会常委,苏州市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委员。

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开展各类颌面良性肿瘤手术,恶性肿瘤联合根治术,微创化腮腺肿瘤、颌下腺肿瘤、颈部肿物手术,美容切口颌面部骨折内固定手术,复杂外伤及重症感染治疗等。主持及参与国自然1项、省重点实验室课题1项、市级课题4项;发表专业论著二十余篇,其中SCI 5篇(中科院二区2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

  7、刘晶晶,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口腔正畸学硕士,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会员。从事口腔正畸科工作10余年,对待患者耐心热情,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受到患者及家长的广泛好评。擅长应用活动矫治器、功能性矫治器、自锁托槽矫治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及微种植钉支抗技术。擅长乳牙期、替牙期儿童反合、牙列拥挤、深覆合、深覆盖等常见错合畸形的矫治;对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口腔不良习惯进行早期干预;对青少年各类错合畸形的矫治;对成人牙列拥挤、双颌前突、深覆合、深覆盖等错合畸形的治疗。曾承担大学本科生《口腔正畸学》的教学任务,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本科生临床带教工作。主要从事口腔正畸学临床及基础方面的研究,以临床应用为导向,致力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8、程燚,主治医师,硕士学历,博士在读。第一届江苏省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病学及学专委会委员,工作秘书;苏州市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委员。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数篇,SCI论文2篇。擅长口腔修复,口腔种植等常见病的诊治。

  9、顾旖菲,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本硕毕业,天主教鲁汶大学博士毕业,苏州大学医学院讲师,主治医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入选苏州市“姑苏医星”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担任苏州市口腔医学会修复专委会委员;发表SCI论文16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6篇。

  10、赵建平,口腔医学硕士,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苏州市卫生青年骨干人才,中国非公医疗机构协会儿童牙颌面矫正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会。2013年硕士毕业后于苏州公立三甲医院口腔科工作,主要从事口腔正畸相关工作,包括儿童早期咬合发育管理,青少年成人常见错合畸形的固定及隐形矫治。

  11、赵开,住院医师、口腔医学硕士。长期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工作。擅长阻生齿或复杂牙拔除,颌面部门诊手术,颌面部囊肿摘除等口腔外科治疗。

  12、郭熙苑,医学博士,江苏省“双创博士”,苏州市“姑苏卫生人才计划”D类特聘人才。2020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专业咬合机能矫正学。主要从事儿童不良口腔习惯的纠正、儿童咬合发育的早期治疗、青少年及成人常见错颌畸形的治疗、正颌手术的术前术后正畸治疗等。致力于口腔正畸学及颞下颌关节相关的研究,研究早期矫治对口颌系统发育带来的积极影响。参与日本文部科学省课题两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 。发表SCI论文3篇。

  13、张宇宁,医学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擅长唇腭裂序列治疗,口腔颌面部整形修复,以及复杂牙拔除等。熟练掌握各类口腔颌面外科疾病要点和操作技术,主要从事口腔颌面外科植骨材料以及唇腭裂修复方面的研究。关注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的协调修复,致力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过相关领域核心期刊论文。

  14、佟佳儒,医学博士,住院医师。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方向,擅长显微根管治疗,钙化根管、弯曲根管等疑难根管的疏通,根管内断械取出,前牙美学树脂修复,根尖屏障术,根尖诱导术等牙体牙髓专科治疗。主要从事根管冲洗方面的临床研究,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篇。

  15、刘颖,住院医师,口腔医学硕士,美容牙科主诊医师,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会员,隐适美认证医师、时代天使认证医师。擅长儿童早期矫治规范化诊疗,成人常见错合畸形的固定及隐形矫治;阻生齿或复杂牙拔除,美学修复。作为主研人员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周期性张应力刺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机制研究”,近年来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多篇,SCI收录3篇,核心期刊论文2篇,多次参加国内外口腔会议进行学术交流。

  16、李思赜,南京大学口腔正畸学硕士,发表SCI三篇,北大核心期刊1篇,擅长无托槽隐形矫治,金属托槽矫治以及功能性矫治治疗成人和儿童的错颌畸形矫治以及儿童颜面管理和成人颌面部美学设计;阻生智齿的微创拔牙以及美学修复。

  17、樊彦品,住院医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香港大学,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擅长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病的综合治疗,牙拔除术,烤瓷冠及全瓷冠美学修复与种植上部修复。秉承科研服务于临床的理念,致力于提高口腔种植体骨整合的基础研究,以及长者咀嚼能力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参与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发表SCI论文9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

  18、王昊喆,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美学专委会会员。擅长缺失牙的种植修复、活动义齿修复;牙体缺损的全瓷冠、桩核冠、嵌体和美学区贴面修复;掌握常规阻生牙智齿、残根残冠的拔除以及常规根管治疗技术。基于最新的口腔数字化技术改良全口种植固定义齿排牙的病例,曾获2024年第十届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美学专委会优秀临床病例全国50强。参与翻译《Maxillary Sinus Bone Grafting》。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1项,发表SCI论文2篇(JCR 1区),CSCD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

  19、徐洵,医师,苏州大学医学院讲师,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硕士。主要从事口腔颌面外科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擅长各类多生牙、阻生牙、复杂牙微创拔除,各类牙槽外科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物诊治。2018年9月进入四川大学口腔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习,围绕“牙再生”进行相关研究,主要试图解决如何实现恒牙牙髓再生过程中血管化的问题。2021年9月进入中山大学口腔医学研究所、广东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学习,主要研究唾液外泌体囊泡circ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诊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及其具体机制。参与国家级及省市级研究课题2项,发表SCI论文13篇,其中第一作者4篇。

  20、杨振泽,医学硕士,硕士毕业于浙江大学。主攻口腔正畸学。中华口腔医学会及正畸专委会会员。2021年-2024年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口腔医学专业的学习与临床接诊工作,主要从事青少年不同类型错颌畸形的矫治,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术前后正畸以及颞下颌关节病的正畸治疗。对于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患者进行数字化正颌设计,以及参与设计申请了颞下颌关节病正畸治疗的数字化合垫专利。在浙江省第一届颞下颌关节病治疗病例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及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规范化培训中获得优秀住院医师。主要参与关节病患者的气道计算流体动力学以及人工智能与正畸正颌交叉研究工作。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发表SCI及中文期刊各一篇。2023年3月及8月至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人民医院进行为期两月的援疆工作,参与口腔疾病的宣教预防与诊疗。

  21、张坤,医学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现任苏州大学讲师,住院医师。中华口腔医学会牙槽外科专委会会员。擅长各类阻生牙、多生牙、残根残冠的微创拔除及颌面部小肿物的手术治疗等。主要从事“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参与多项国家和省级课题,在专业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多篇,并在全国学术年会作相关研究成果发言。

  22、王梦萍,住院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学八年制,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口腔修复领域的美学修复、瓷贴面修复、数字化诊疗等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工作。熟练掌握各类修复技术。擅长各类牙体治疗、阻生牙或复杂牙拔除,牙周基础治疗。

  23、朱孝明,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硕士,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口腔种植、口腔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会员。具有多年口腔临床工作经历,先后于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口腔科进行系统规范地口腔临床技能训练,临床经验丰富,擅长牙体牙髓病、牙周病的综合诊疗,各型牙拔除及牙槽外科手术,各类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的修复治疗等。
Ar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