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始建于2020年12月,是集医疗、科研、教学、生物医药转化于一体的现代化科室,按三甲医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标准建设,逐步完善卒中中心、眩晕诊治中心、认知障碍中心、帕金森病中心、癫痫中心、神经免疫中心、睡眠中心、头痛中心等亚专科建设,设立脑血管病多学科门诊,创立复杂脑血管治疗团队。我科于2023年成功获评苏州市重点专科,并通过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认证,以第一单位荣获2023年度江苏省卫健委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和苏州市工业园区医学新技术引进特等奖。
配套设备及设施:
我科目前配备独立的神经电生理检测室、脑血管超声检测室、睡眠障碍筛查室、神经心理检查室、临床实验室等,配备专科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包括江苏省独家3.0术中核磁共振(飞利浦)与西门子飞龙系列DSA复合杂交手术室、脑电采集系统、脑电测量系统、经颅多普勒仪、肌电图/诱发电位系统、多导睡眠监测仪、通用心电分析分析系统等。
科室主要临床特色:
(一)急性脑梗死急救技术
1.团队优势,我院卒中中心在院领导、医务处领导下,多学科紧密合作保证卒中绿色通道畅通,神经血管介入团队24小时待命,随时为患者提供专业、规范的医疗服务。
2.速度优势,时间就是大脑,超早期救治主要包括静脉溶栓、动脉取栓,全程由神经专科负责,有效缩短救治时间。
3.管理优势,卒中全程管理包括,静脉溶栓评估监护,动脉取栓围手术期管理,并发症防治,二级预防,长期随访等。
4.技术优势,负责人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接受神经介入系统培训,获得神经介入证书,目前神经介入团队已完成上千台神经介入手术,年取栓150余例。
5.科研优势,参与多项多中心临床研究,论文发表在《Stroke》、《Neurology》等权威杂志。建立脑卒中临床资料数据库及生物标本数据库。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长期紧密合作。
(二)复杂脑血管病的神经介入治疗
复杂脑血管病,如脑血管狭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一直是神经医学领域的难题。我科紧跟国际医学发展步伐,近三年来成功开展了近百例复杂脑血管病的神经介入治疗。值得一提的是,我科于2024年成功开展苏州市首例术中磁共振指导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现已作为常规技术开展,标志着我院神经内科介入手术治疗达到了科学化、精准化的新高度。
(三)头晕眩晕诊治技术
董万利主任自2006年开展眩晕高级门诊以来至今约19年已亲自诊治来自全国的各类眩晕患者万人以上,诊断准确,疗效突出。其团队常规开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评估及复合手法复位技术以解决疑难顽固病例。
(四)肌张力障碍肉毒毒素治疗
我科常规开设肉毒素治疗专病门诊,近三年来成功实施了百余例肉毒毒素治疗,用于治疗面肌痉挛、眼睑痉挛、慢性偏头痛、Meige综合征、三叉神经痛、流涎症等患者,均获得良好效果,成功缓解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五)靶向自体血硬膜外血贴治疗
我科室近三年来创新性地开展了21例靶向自体血硬膜外血贴治疗,为脑脊液漏导致的低颅压头痛等病症提供了精准有效的解决方案。
人才团队与科研实力
科室现有医师22名,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8名,住院医师9名,其中博士8名,硕士14名,硕博导师3人。科室人员近3年来主持国家级/市厅级课题及横向课题7项,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10余篇。
学科带头人
方琪: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脑卒中中心主任、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科教强卫创新团队领军人才,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苏州市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苏州市医学会卒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开展缺血性脑卒中“苏州模式”诊疗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构建区域卒中地图,开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相关预测指标研究级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近3年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重大临床专项1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项,其中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指导研究生27名,博士生40余名。
董万利: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曾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做访问学者、德国科隆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专项进修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神经内科短期研修。目前担任江苏省卒中学会卒中营养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分会常委,江苏省医学会神经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卒中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江苏省医学会脑血管病学组副组长,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擅长神经自身免疫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眩晕、头痛、复杂癫痫、脑血管病、心身疾病等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完成各类课题13个,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新技术引进奖16项,发表论文320余篇,其中 SCI (E) 32篇,参编神经病学专著12部,是《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等5本杂志的编委。
郝永岗: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目前担任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理事,中国研究性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神经血管监测学组委员,江苏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预防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苏州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学分会委员。熟练掌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救治疗(包括静脉溶栓、动脉取栓/溶栓),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病各种介入手术上千例。开展低颅压血贴治疗新技术。近3年发表SCI及核心期刊10余篇。承担省级课题1项,苏州市科技厅课题1项,获2023年度江苏省卫健委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
-
2024年10月29日是第19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是“体医融合,战胜卒中”,旨在呼吁广大群众重视体育锻炼在卒中防治中的作用,改善生活方式,维护身体健康。积极响应...2024-11-08 08:27:00
-
近日,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介入团队顺利完成了苏州市首例术中磁共振指导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这标志着我院神经介入治疗迈入科学化、精准化的时代。 患者为一名...2024-06-13 09:11:00
-
为推进学科建设,谋求共同发展。近日,我院神经内外科顺利举办科室发展座谈会,就年终总结及未来发展规划进行深入探讨。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方琪参与此次科室座谈调研会,行政部门代表及科室医疗、护...2023-02-06 14:35:40
-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由于脑血管突然堵塞或破裂导致脑组织损伤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目前它已成为国人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其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高死亡率高的特点,严重影...2022-11-03 16:26:58
-
“医生,我手麻脚麻,是不是中风啦?” “医生,我脚麻,是不是腰椎间盘突出啊?” 每周二在我院神经内科的神经肌肉疾病专病门诊都会遇到这样的患者,有的患者是一只手...2022-11-02 12:02:49
-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良好的睡眠是健康体魄、高效工作、快乐生活的基石。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失眠发病率27%,而中国存在失眠的人群患病率更是高达38%,长期的睡眠...2022-03-31 13:24:54
-
近日,七十多岁的胡大爷因“反复头晕两个多月”来我院就诊。7月23日,外院查颈动脉超声提示:左侧颈内动脉颅内段极重度狭窄,双侧颈动脉内膜增厚伴多发易损斑块形成。住院当天,患者突发“言...2021-10-09 09:01:19
-
风吹麦浪,岁月生香。6月6日,第一届“独墅医帜”神经病学“读书”论坛暨区域卒中联合救治专题会、学党史干实事实践活动于在我院顺利举办。本次会议由苏州市独墅湖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2021-06-15 11:53:35
-
2021年02月07日13点05分,81岁的居奶奶因当日12点左右突发意识不清被送至我院急诊抢救室。急诊神经内科医生了解到居奶奶既往有房颤、高血压病史,观察心电监护提示房颤心率,血压、指尖血糖正常范围...2021-03-17 16:59:39
-
近日,六十多岁的魏伯伯因“服用降压药物后间断头晕”来我院就诊,测血压右上肢收缩压比左上肢高28mmHg。入院后,神经内科董万利主任带领团队对魏伯伯的病情进行了分析评估。患者左侧锁骨上窝可问及血管杂音,...2021-03-17 16:53:00